希望两院球探体育比分_足球比分直播-【官网认证】作为科技界杰出代表,冲锋在前、勇挑重担,当好科技前沿的开拓者、重大任务的担纲者、青年人才成长的引领者、科学家精神的示范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再立新功!
——球探体育比分_足球比分直播-【官网认证】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球探体育比分_足球比分直播-【官网认证】大会上的讲话
发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作用,弘扬科学家精神,引领工程科技创新,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强化国家高端智库职能。
——球探体育比分_足球比分直播-【官网认证】总书记在致球探体育比分_足球比分直播-【官网认证】建院30周年贺信中作出的重要指示要求
徐匡迪:我所经历的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

来源:系统管理员   发表时间:2010-04-28

【 字号   】

汪文庆 刘一丁 整理


    今年5月,上海世博会就要开幕了。这将是注册类世博会第一次在发展中国家举办,举世瞩目,中央领导同志多次指示要求办好。我不禁想起世纪之交,作为上海市市长、上海世博会申办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参与领导的一段申办工作。事非经过不知难,其中有些经历,给我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申办上海世博会的前期准备工作
    世博会是与奥运会、足球世界杯并列的世界三大盛会之一,不仅对经济增长、科技进步起到促进作用,还有助于提升举办国的国际形象,提高国民素质,推动多元文化的交流和融合。越来越多的国家注重借助世博会这个平台,表现自己的创新能力和实力,以及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类未来的思考。
    中国参与世博会的历史很早。在1851年的首届伦敦世博会上,上海商人徐荣村以自己经营的12包中国特产“荣记湖丝”参展,引起轰动并夺得金、银两项大奖。1982年重返世博会后,新中国参加了在国际展览局注册的各届世博会,并于1999年首次举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吸引95个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参展。
    上海考虑申办世博会,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1984年,日本友人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的建议。翌年,在上海政协会议上,香港籍的政协委员郝继位再次提出上海申办世博会的建议。香港籍的上海政协委员,很多是从上海出去的企业家,他们对上海有很深的感情。他们建议通过办世博会来重振上海国际大都市的雄风,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向上海聚焦。上海市委、市政府对这个建议很重视。市政府曾分别于1984年、1988年责成有关部门对申办1989年世博会和1993年世博会做过可行性研究。汪道涵市长请了一些教授,还有一些各委办的负责人,成立了一个研究小组,专门研究上海办世博会需要哪些硬件、软件,需要多少经费等问题。当时我在上海工业大学任常务副校长,也参加了汪道涵市长的研究小组。但由于1986年、1989年相继发生两次学潮,领导同志注意力转移,把主要精力放在继续推进改革开放、维护社会稳定上,申办世博会的事情就暂时搁置了起来。
    1992年10月,在上海市委的一次书记办公会上,吴邦国书记、黄菊市长又提出再研究一下申办世博会的事情。当时我是上海市副市长兼市计委主任、党组书记,他俩指定由我带一个小组去韩国考察大田世博会的筹备工作,看看举办世博会到底有什么硬件、软件要求。
    到韩国以后,首先让我们很惊讶的是世博会并不在汉城(后来更名首尔)和釜山这两个韩国第一、第二大城市举办,也不是在交通便利的汉城国际机场所在地仁川举办,而是在韩国一个小城市大田举办。为此,我们详细询问了他们选择大田的原因,而且亲自到现场去看了,发现韩国人是希望通过办世博会形成一个像日本的筑波、美国的硅谷那样,以IT产业为中心的新兴的科技创业城市。大田所有的建设都是围绕着这个考虑展开的。韩国投入了很大的力量,为办世博会大田专门修了高速公路、高速铁路。我们去的时候,路还没有修好,从汉城到大田要坐两个半小时的汽车,他们说路修好以后,从仁川国际机场到大田只要45分钟。当时大田除了展馆也建了不少辅助的生活设施,但都不是很大,在世博会期间接待来访的客人,世博会后变成公寓,给来这里创业的年轻人居住。
    这次韩国之行,我印象比较深的有两点:一是基础设施非常重要,办世博会对硬件的要求很高。二是韩国人很有创意,世博会之后,所有新建的设施都将成为新兴科技城市的起点。
    从韩国回来以后,我们向上海市委做了汇报。大家觉得当时困扰上海的事情还很多,浦东开发刚刚起步,到处造桥、修路,还是一片大工地。浦西中心城区的交通状况很差,从虹桥机场到静安区需要一个小时。如果我们的基础设施没有大的改善,不拿出一个新的城市面貌展现给世界,世博会的参观者来了以后怨声载道,就达不到举办世博会的目的了。
    有鉴于此,我们决定先做好准备工作,当时着重做了四件事情:
    一是搞好市内交通,让老百姓出行较为通畅。高架路是市内交通建设的一个重点,先后建了南北高架、东西高架,还有内环线的高架。地铁一号线当时即将竣工,决定马上建设从静安寺通到陆家嘴的二号线。当时过江的大桥已经有了,又增加了延安东路的过江隧道,大连路的过江隧道也在加快建设。此外,我们还修了从虹桥机场一直到浦东的快速通道。
    二是加快浦东新区开发,树立上海改革开放的新形象。当时城市规划已经确定,外滩的37栋维多利亚式建筑作为上海的地标全部保留,同时加上泛光工程,使这些建筑成为上海的历史、人文形象。但这些毕竟是上海开埠时外国人在租界里投资建设的。我们需要树立属于新中国的新上海形象,体现改革开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面貌。陆家嘴正好在外滩对岸的浦东,我们当时考虑要把从南浦大桥一直到陆家嘴这一段1.5公里的浦东岸线尽快开发建设起来,而且要比对面上海外滩的老建筑要新、要高。1992年秋东方明珠电视塔已经拔地而起,香格里拉正在建,我们确定马上要建金茂大厦。同时围绕上海证券交易所四周,30层左右的各座银行、保险大楼也都建起来了。浦东开发实质性的推进后,才能形成一个和浦西相呼应、更有震撼力的城市形象。
    三是打通建成沪杭、沪宁高速公路。办世博会肯定要吸引人来参观,但世博会和奥运会不一样。奥运会每四年一次,前后就二十多天,观赛的机会难得,而且作为竞技体育,有国家之间的竞争,比较吸引眼球,特别是自己国家的球队或者运动员比赛的时候,观众更有激情,场馆的上座率是有保证的。而世博会举办的时间是六个月,要保证场馆人流始终比较饱满,很不容易。世博会的参观者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也有来自国外的,但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华东六省市,特别是周边的江苏、浙江一带的一亿四千万人,是我们瞄准的主要对象。他们可以做到早上来参观、晚上回去,不需要住宿,花费较少。因此,我们必须尽快建成沪杭、沪宁高速公路。当然,从再远地方来的客人只能坐火车和飞机了。
    四是建设浦东国际机场。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虹桥机场周边已被建筑物包围,改扩建不易,而且所有的国际性大城市几乎都有两个以上的国际机场,像伦敦、东京、巴黎都有两个,纽约有三个,上海仅有一个机场满足不了庞大的客流量需求。因此,我们决定加快浦东国际机场建设,这样上海两个机场一个东、一个西,相聚40公里,不仅满足了客流快速发展的需求,还可在雾天、雷雨天时,互为备降。浦东国际机场建设相当超前,主跑道我们当时搞到了四公里,即使像A380这样的大飞机起降也没有问题。
    除了以上四项重点工程,我们还着重抓了市容、市貌建设,棚户区改造等基础设施建设。
    在这中间,还有一个思想认识深化的过程。比如说,我们逐渐认识到世博会不同于一般的国际贸易促销和洽谈招商,和专业性的工业博览会、广交会、文博会也不完全一样,更不是各国的成就展。世博会主要是围绕人类所共同关心的一些问题,探讨如何解决得更好,侧重于展示各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理念和科技人文成果。比如说韩国大田世博会主题是“创意的未来”,韩国人展示的就是怎么样来创意。葡萄牙举行的世博会主题是“人和海”。葡萄牙是欧洲一个小国,但从近代以来却又是一个航海大国,在地理大发现中表现尤为突出,南美的巴西和非洲很多国家都曾是它的海外殖民地,连我们的澳门也曾被它占领过,所以葡萄牙人在世博会上主要讲人和海怎么样和谐相处。德国汉诺威世博会强调的是创新,展出了很多创新的东西。2005年日本爱知世博会,主题为“自然的睿智”,探讨人类如何实现与地球这个生养人类的自然环境和谐共生,强调环保、绿色,日本馆的建筑甚至是纸做的。
    因此,我们当时就感觉,硬件设施正在逐步完备,但要申办世博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注意城市发展中的人文环境理念。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应该是一个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因此,我们花了很大投资在各种文化、体育设施的建设,也取得不错的成效。上海大剧院成为能吸引世界各国顶级艺术家和艺术团体前来演出的地方。中外艺术家合作在上海成功演出歌剧《阿依达》,其演出规模、演员人数、观众人数等方面都创造了多项世界记录。日本、韩国、香港等地的观众也会专程搭机前来上海观看世界顶级艺术团体的精彩演出。很多在上海设有分公司的跨国公司也往往选择演出季在这里召开董事会。另外,上海博物馆被评为世界上仅次于大英博物馆、大都会博物馆和卢浮宫博物馆的第四大博物馆,成为城市的另一个亮点。与此同时,在第八届全运会后,各种全国和国际体育赛事也越来越多地在上海举行。
    申办工作正式启动
    世纪之交,上海市区有了很大的面貌改变,特别是在交通和文化、体育活动基础设施方面尤为明显,使上海的知名度显著提高,正在向国际性大都市靠近。我们认为,上海申办世博会的条件已基本成熟。天时、地利、人和皆备:一是中国已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封闭、半封闭向对外开放转变,并已成为世贸组织正式成员国。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市场化和国际化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1999年成功举办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和2001年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会,更进一步吸引了世界的目光。此可谓天时。二是上海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前沿,又拥有广阔的腹地,具有良好的经济发展条件,为承办世博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此可谓地利。三是中央政府全力支持,同时上海科技、教育相对发达,市民素质较高,为举办世博会提供了良好的软环境。此可谓人和。
    同时,对于申博来讲更为直接、更为重要的是,1999年,在上海成功举办全球《财富》论坛,参会的跨国企业在历届《财富》论坛中最多。2001年,又成功举行了上海合作组织五国首脑会议和APEC部长级会议暨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千余名部长、上万名代表出席。这些各国政要、世界500强的大企业家对上海的快速发展惊叹不已。我们也从中积累了举办大型国际性会展活动的经验,大大增强了申办世博会的信心。
    当时准备申办2010年世博会的城市,还有韩国的丽水、俄罗斯的莫斯科、波兰的弗洛兹瓦夫、墨西哥的墨西哥城(后改为克雷塔罗)、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后没有正式申请)。这些城市各有特色,比如丽水是韩国前总统金大中的老家,是韩国南海岸中心的一个很小的海港城市。它突出海洋特色,强调天水一色的自然风光,申办主题设定为“从海洋到未来”,准备将紧靠丽水市的一片海滩填平,建立各种设施。俄罗斯莫斯科地大物博,不需要新建场馆,计划的主场馆——全俄展览中心是一个有半个世纪历史的大型展览会场,也是莫斯科的一处著名旅游景点,风景非常优美,交通也十分便利。展厅面积有17万平方米,比我们北京展览馆大十倍。应该讲,仅这一条就很有竞争力。波兰弗洛兹瓦夫是一座古老的城市,至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曾经在那里发生过很多重要的历史事件,同时也是一座科学文化名城,曾孕育过1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古城区有很多具有欧洲风格又不乏波兰鲜明特色的建筑,吸引了源源不断的游客前去参观游览。但是,我们认为,尽管这几个城市都有很强的竞争力,但是上海更加蓬勃向上。我们有信心争取申办成功。
    1999年我作为上海市市长,2月12日在上海市外经贸委呈报的《世界各城市申办2010年世界综合性博览会的情况》上批示:我们想,上海可结合浦东博览中心的建成,争取承办2010年世博会。上海市委对这个意见表示赞同。5月31日,上海市人民政府第34次常务会议作出决定:申办2010年世博会,并成立上海市2010年世博会申办工作筹备小组。
    作出申办的决定以后,首先是要取得中央的同意和支持,并确定具体的申办方式。市委、市政府决定由我带队到北京汇报。
    我们先到江泽民主席那儿汇报。江主席详细听了我们的想法以后,赞成上海申办世博会。他说,这个事情很好,国家层面上我是支持的,但是具体操作还得国务院出面,你们去找朱总理。
    朱镕基总理也很支持上海申办世博会。他说,这个事汪道涵同志十年前就筹划过了,关键是你们要找好切入点,确定好世博会的宗旨和内涵。申办的具体方案,可以找国务委员吴仪同志商量。
    后来,我们就找到吴仪同志,一起商量申办世博会的具体办法。吴仪同志明确干脆地说“世博会是国家项目”,由国家主办、上海承办,这与奥运会不同,奥运会是城市申办、城市主办。因此,我们一致同意,申办世博会应由中央政府出面申请,专门成立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而具体工作交由上海承办。
    之后,我们很快于7月21日向国务院正式呈交了申办世博会请示报告。8月10日,国务院将此报告批转给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由贸促会征求有关部委意见。11月15日-18日,国务院在上海市政府的请示和贸促会的意见上批示,建议同意上海申办2010年世博会。12月8日,中国驻国际展览局首席代表刘福贵宣布:中国政府支持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由此,中国成为在国际展览局会议上第一个提出口头申请的国家。2001年5月2日,中国驻法国大使吴建民正式向国际展览局递交中国举办2010年世博会的申请书。2002年1月30日,吴建民递交了中国政府的申办报告,其中还包括江泽民主席和朱镕基总理致国际展览局领导人的支持信。
    2000年3月17日,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申办委员会正式成立。吴仪任主任委员,我和贸促会会长俞晓松任常务副主任委员。国务院各相关部委的负责人,担任申办委员会成员。吴建民大使也担任了申办委员会的成员,后来他为我们的申办游说做了大量工作,功不可没。5月15日,申办委员会在北京召开情况介绍会,各国驻华使节和境外媒体驻京记者出席。吴仪郑重宣布,中国政府全力支持申办2010年世博会。当时,我做了主题发言,介绍了自1999年5月上海市政府作出申办决定以来所做的准备工作,希望海内外朋友共襄盛举,支持上海申办世博会。
    经过紧张的筹备,上海世博会申办工作领导小组于6月27日成立,由我任组长。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简称申博办。7月19日,上海市召开了申办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动员大会。我在会上作了动员讲话,强调了举办世博会的意义,提出了申办工作的要求和部署。
    至此,2010年上海世博会申办正式启动,各项工作迅速全面展开。
    申办工作
    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工作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竞争最激烈的一次。上海要想脱颖而出,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特优势,抓好申办的关键环节,扎实推进。
    为充分掌握信息,我们先后组团考察了德国、西班牙、葡萄牙、日本等举办世博会的国家,学习他们的成功经验,并且邀请国际展览局的官员及有关专家和公关公司人士来访讲学。2000年7月,我还曾特地为此访问德国汉诺威市,详细考察了2000年世博会,并和汉诺威市长讨教办世博的经验。
    在此基础上,我们主要围绕四个方面展开申办工作:确定主题和申办口号,选择场地,申办游说,组织群众参与。这四个方面是我们申办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最困难的几个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帆风顺的,这中间有争论,也有反复。
    确定主题和申办口号
    确定主题是申办工作碰到的第一个问题。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理念的交流,历届世博会都有各具当地特色的主题。我们申办世博会的初衷,主要是提升上海城市国际化的形象,使得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得到全国、全世界的关注和支持。主题应该围绕着这个中心来确定。同时,我们注意到,世博会还没有以“城市”作为主题过,而且往届注册类世博会,要么在中小城市举办,要么在大城市的郊区举办,近几十年来还没有直接在特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举办过。因此,我们经过反复考虑,确定以“城市”作为主题。我们认为,从国际国内来讲,这个主题都是很有价值和时代意义的。
    从国内来讲,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大城市在经济社会生活中的作用日益显著。解放初期,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国,1949年只有12%的人居住在城市,88%住在农村。第一个五年计划奠定了中国工业化的基础,城市化率相应提高到1958年的22%。随后,就是“大跃进”和三年困难时期,为渡过难关,中央不得不精简城市人口2000万。在“文化大革命”中,又有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因此六七十年代城市人口基本稳定在18%-20%之间。等到1978年以后,因为大批知识青年回城,像上海的就有80万知青回城,城市化率有恢复性增长,达到了28%-30%。城市化进程真正比较快的是80年代中期,特别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讲话以后,由于传统的计划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到城里面经商、务工和定居的人越来越多,城市化率一年提高一个百分点左右。到2008年,我们城市化率达到45.68%,将近一半。八十年代的时候由于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曾提出一个口号叫“离土不离乡”,主张大力发展小城镇,但从改革开放实际进程来看,大、中城市及周边的城镇群的发展更为显著,在城市化进程中起主导作用。因此,围绕大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怎么样在民族振兴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实现共同富裕、社会和谐,就此展开交流,是非常有意义的。
    从国际来讲,20世纪是城市化的世纪,21世纪城市化更有加强的趋势,但如何解决在城市化进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是各国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1900年不到30%的人住在城市里面,到2000年已超过50%,预计到2030年会有67%的人住在城市里。随着城市化的进程,现在世界上超过10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每个大洲也都有。我们曾经到一些国家和地区考察,感觉一个城市发展到一定规模,往往伴生“城市病”,大城市、特大城市尤其如此。“城市病”不单单是一般的交通问题、污染问题、就业问题,最突出的是贫民窟,建筑和基础设施破败不堪,还有大量流浪的人,露宿街头靠乞讨为生。也不单单是发展中国家大城市如巴西的圣保罗、里约热内卢、埃及的开罗才有“城市病”,发达国家的名城如法国巴黎、英国伦敦、美国纽约也都有贫民窟,在街头流浪的也不少,我在国外考察时亲眼见过。中国城市化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1300万人要进城,要解决这些人员各方面的需要,是很不容易的。现在总体上看我们城市的发展是健康的,人民群众基本生活有保障,没有出现大面积的“贫民窟”,也没有那么多流浪乞讨的人,但交通问题、污染问题、就业问题也相当严重,还有一些非常拥挤的“城中村”。通过世博会交流城市健康发展的办法,共同探讨城市的未来,相信各国都会感兴趣。
    确定主题以后,就要围绕着这个主题提出口号。当时我们商量,因为申办世博会首先要让外国人理解,最好先有一个英文的口号,然后再把这个英文口号翻译成中文。当时总共征集到全国25个省市、自治区各行各业人士拟出的口号6141条,全国17省市17所大专院校张贴出467幅海报。我们注意到,在一个国家,特别是在工业发展的时期,人们往往以摩天大楼的数量和高度来衡量一个城市的发展程度和先进程度,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把提高人的生活质量放在城市化的第一位。同时,我们考虑到各国价值理念、宗教信仰不同,要想全世界都能接受,意识形态太强不行。因此,最终我们选的是“Better City,Better Life”,中文翻译成“城市,让生活更美好”。
    这个口号在网上得到70%多的人支持,但也有人赞成别的口号,比如“上海-发展的龙头”,因为当时浦东开发已经有一段时间了,对周边地区带动大。但是,这个口号外国人不会理解,他们可能会说“为什么我要跟着你跑,不可能呀”。另外,这个口号过分偏重经济,看不出你这个城市通过世博会,是怎样改善人民的生活,怎样把社会文化理念融合在一起的。还有人反问,“难道只有城市生活更美好,乡村的生活就不美好吗?”实际上,我们还确定了几个副主题,包括“城市与乡村的互动”。
    选择场地
    具体在上海的什么地方办世博会,这是我们碰到的第二个问题。考虑到要和上海的城市规划衔接好,并同上海的可持续发展相协调。同时在选择世博会场地时要尽量少动迁居民,尽量不要去碰一些历史性的建筑,尽量和上海城市功能的改造、旧城区改造相结合。综合这些考虑,上海世博会场地最终选在南浦大桥-卢浦大桥之间的地区,横跨浦江两岸。这是世博会历史上第一次在特大型城市的中心城区举办。场地所在及周边区域集中反映了几百年来上海城市发展的历程。其北侧有老城厢历史风貌保护区,可使人感受到中国江南城市的韵味,与之毗邻的外滩,则展示了上海在上世纪初至中叶的城市风采。而与外滩隔岸相望的陆家嘴金融贸易区,则是90年代上海崛起和希望的象征。当时选址地的黄浦江东岸是上海第三钢铁厂,西岸是江南造船厂。这两个厂都是上海工业的“元老”,上钢三厂曾诞生了中国近代第一座炼钢平炉,江南造船厂则始建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资格更老。我们当时就决定这两个厂整体搬迁,上钢三厂与宝钢合并,搬到宝山区罗泾镇,由此可形成上海钢铁工业全部向吴淞地区集中的大格局。江南造船厂搬到长江口的长兴岛,利用深水岸线拓展船台面积,可大大提高造船能力。这样,在市中心就空出了两大块地方,黄浦江两岸各有几平方公里。当时我们还商定,一些历史性的厂房,包括毛主席两次视察过的上钢三厂的几个车间,江南造船厂最早的厂房和办公楼都不拆,就在里面办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展览。这两个厂搬迁以后,市中心就基本没有重工业了,以服务业、商业和信息产业为主,城市的污染减少,环境大为改观。
    现在选择的场地并不是唯一的方案,也有同志提出过别的方案,经历了一个比较、反复的过程。一开始我们对外宣布的是在距离浦东国际机场十公里左右的地方预留了一块足以举办世博会的场地。最终,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的意见比较一致,拍板确定了现在的场地。
    与场地相关的另一个问题,是要不要搞标志性建筑,这在当时争论比较大。大家知道伦敦举办第一次世博会的时候,建造了水晶宫。这座历史上第一次以钢铁、玻璃为材料的超大型建筑,不仅开创了近代功能主义建筑的先河,也成就了第一届伟大的世博会。巴黎搞世博会的时候,建造了埃菲尔铁塔,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巴黎乃至法国的地标。芝加哥搞世博会的时候,建造了当时世界第一高楼西尔斯大厦。上海办世博会,要不要建标志性建筑,建什么标志性建筑,各方面意见不一。因为我们世博会场地位于黄浦江两岸,有人提出建一座桥连接两岸,作为上海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相关的具体方案提出了好几个,比如其中一个方案提出,建一座有民族风格的廊桥,不通车,可以骑自行车或步行,两边是一些茶馆、咖啡厅,可以在桥上看整个上海市的风景。但是后来我们觉得如果这个桥建成了可能会对江面航行产生不利影响,就搁置了下来。现在的方案是通过建设隧道把黄浦江两岸场地连接起来。但是,有一点市委、市政府领导同志意见是一致的,即在展区不搞最高建筑,多功能的永久性建筑也尽量少搞,世博园区这块土地的后续发展留给后面的人来考虑。我们如果建了很多永久性建筑,人家拆也不好,不拆也不好,可能影响上海的可持续发展。
    申办游说
    当然,申办工作最重要、最困难的,是要取得国际展览局投票委员们的支持,最终获得申办权。尽管你各方面准备得再好,如果委员们不理解、不支持也不行。要取得委员们的支持,准备一个好的陈述报告故然必不可少,但同时还要进行游说,同委员们交流,介绍上海的情况。
    中央领导亲自领导、参与了相关工作,对争取各国委员支持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2002年3月,国际展览局考察团对中国及上海进行实地考察。江泽民主席、朱镕基总理分别会见代表团一行,郑重表示:中国政府和人民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把2010年世博会办成历史上最成功、最精彩、最难忘的世界博览会。同年7月,吴仪同志率团参加国际展览局第131次成员国代表大会,并作申博陈述。12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国务委员吴仪出席国际展览局第132次会议,并作申博陈述,才使中国最终获得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举办权。
    我们在游说工作中,非常注意争取国际展览局负责人支持。我在上海工作期间,三次邀请国际展览局主席诺盖斯(第三次是名誉主席)、秘书长洛斯塞塔莱斯访问上海。第一次是1999年11月,在参加昆明世博会闭幕活动后,他们访问上海。第二次是2000年4月,他们到上海参加浦东开发开放10周年庆祝活动。第三次是2001年4月,他们访问上海。我们还邀请了很多国家世博局的局长、秘书长来上海,特别是没有城市参加申请的北美洲、非洲的委员。每年上海市委、市政府领导出国访问,也都带着争取访问国支持我们申办世博会的任务。2001年2月,我还曾专门向各国驻沪总领事、领事介绍中国申办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情况。功夫不负苦心人,到2001年下半年,已有二十多个国家明确表示了支持中国申办的意愿。
    2001年11月30日,我率领中国代表团,到巴黎参加国际展览局第130次会议,这是我亲身经历的最重要的一次游说活动。我代表上海陈述申办方案,同时发言还有几个人。其中一个是瑞士老外,他在上海已经住了六七年,而且买了房子,准备做一个上海市民。他说,我在上海这几年,看到上海的变化日新月异,所以我选择了在上海工作居住,上海值得你们投票。还有一个发言的是旅居法国的中国文艺工作者,他是从上海出去的,熟悉上海,讲了一段对上海充满感情的话。这两个发言都用法语很有人情味,体现了上海的开放、包容和国际化,委员们感到比较亲切。其他几个国家都是自说自话,说自己怎么好怎么好。倒是韩国找了几个小学生来,分别用韩语和法语唱了一首歌,也得了一些彩。
    组织群众参与
    北京奥运会期间,群众的支持和参与程度,志愿者队伍的规模和服务水平,可能在奥运会的历史上都是空前的,得到了世界各国舆论和国内外观众的普遍赞扬。上海世博会怎么吸引群众参与,怎么组织志愿者队伍,这些都需要很好地进行谋划。
    老实说,我们一开始对发动上海广大市民参与世博会有些担心。首先奥运会在大型国际活动当中影响力数一数二,而且作为一种竞技体育,容易激发群众的爱国主义激情,无论是组织拉拉队,还是志愿者,都相对比较容易。而世博会长达六个月,更多的是社会文化理念的交流,要做到北京奥运会那样的群众动员和参与程度是很不容易的。另外根据我的亲身体会,北京人和上海人的确有很大不同。北京人都很讲政治,为了国家的荣誉什么困难都可以克服。上海人从近代开埠以来,在市场经济中熏陶了一两百年,法制意识比较强,自主意识也比较强,很注意维护自己的权利,什么事都讲究依法办事,不是你说东他就向东,你说西他就往西。比如2001年在上海开APEC会议,当时刚好是“9·11”事件之后,美国人紧张得不得了,连窨井盖上都要求站着警察,生怕从下水道里面突然冒出一个人来。为了安全起见,减轻交通压力,上海市政府决定放两天假。大部分人对此是支持的,但也有不少中小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不高兴,认为影响了生产经营,意见很大,要求政府给予补偿,至少要少收两天税。因此,当时我就想,上海要办成一届成功的世博会,没有群众支持是不行的,一定要动员群众积极参与、支持。
    在申办过程中,组织群众参与主要是四个方面:
    一是积极争取群众对世博会的理解和支持。世博会长达六个月,场地就在市中心,难免会对群众生活带来种种不便。因此,群众参与首先是一种理解、支持。申博办充分利用电视、电台、网络等多种媒体,通过现场交流、举办知识竞赛、参加节目等方式,宣传介绍世博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这方面,园区内18400多户动迁居民和270多家动迁单位,顾全大局,舍小家为大家,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以实际行动有力地支持了世博会工作,是非常突出的一例。
    二是动员群众直接参与申博工作。比如上海教育考试院将2000年上海语文高考作文试题定为:“请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确定一个主题,并加以论证”。全市有8万多考生参加了该年度的考试。9月,申博办召开由部分高考考生及专家对世博会主题的座谈会,并通过世博网开展世博会主题网上征集活动。这些活动效果是不错的。我认为今天也应该让群众参与展馆的设计和馆内互动活动。我有一点担心,就是可能有的省、市把一个场地分成多少块,交由各个企业单位包干,分别展示自己的品牌商品。这样的话,商品交易会的味道出来,文化品位就降低了。
    三是养成广大市民世博会主人的心态,人人参与接待参观世博会的朋友。比如说,世博会期间,肯定有很多来自全国各地和外国的参观者,到上海要问路,但上海人传统上从小受的教育是自己管自己的事,不要多管别人的事,对问路往往是爱搭不理。我感觉,如果市民有这种心态办世博会是很难成功的。我曾经在北欧工作生活过一段时间,当地人对外国游客非常热情,你如果问路,他不但详细给你讲路线,还要问你听清楚了没有,甚至还陪你走一段,到转弯路口告诉你再怎么走。上海人要改变观念,要有海纳百川的思想。在这方面,2000年申办上海世博会市民代表评选活动很有意思,袁鸣以72623票被选为市民代表。后来她几次出席国际展览局代表大会并代表上海市民发言,发挥了很好的作用。当然,现在的上海已经不同于往日,已经变了很多,越来越有包容的气度。否则,上海就不至于有今日的发展,更不会有明日的进步。
    四是吸引一些年轻的志愿者。申办期间,我们请了一些大学生代表参与有关活动,包括出席国际展览局全体大会,影响不错。世博会举办期间,也可以像北京奥运会那样,组织志愿者参与服务工作。世博会举办的时间虽然比较长,但我想轮流组织大中院校的学生参与,每个人做一个星期的志愿者是不会有问题的。对于志愿者来说,参与世博服务可以增加自己服务社会的意识,锻炼自己的社交能力,积累一些如何和来自四面八方的人打交道的经验。我想,这个机会是极其难得的,对于他们中间多数人来说一生可能也就这一次,一定比单纯课堂学习的收获要大得多。
    通过各种努力,民众对世博会申办的支持度比我预想的要好得多,为申博成功加了不少分。据2000年申博办委托上海市城市经济调查队在全国范围内组织社会民众对申博的态度调查,90%以上的人认为我国政府有必要申办、有能力举办世博会。著名的盖洛普调查也显示,中国申博的民众支持率超过了90%。
    对世博会的几点想法
    2001年底,我离开上海,到北京工作。但一直以来,我始终关注着世博会。世博会马上就要开幕了,我想谈两点思考。当然我的认识还是比较肤浅的,大家可以一起来讨论。
    一是要不断深化对世博会的主旨、口号的理解和认识。我们获得世博会的举办权是2002年,翌年胡锦涛同志在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提出科学发展观。前面已经提到,我们申办世博会的初衷是向国内外展示上海的形象。现在看来,从科学发展观的角度理解世博会,认识会更深入。世博会不仅仅是为了展示上海,更是要展现我们国家21世纪的发展道路。实际上“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就是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体现,把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生活质量提高、生态环境保护这些方面结合起来,最终的落脚点是“让生活更美好”。2009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特别提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放在重要位置。原来那种粗放式的增长方式,确实是遇到资源和环境的瓶颈了。特别是这次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们的压力很大,我国的碳排放,尽管人均排放量刚刚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但是总量已经是世界第一了。如果我们不高举科学发展的旗帜,很难得到全世界人民的支持和理解。
    二是要加强科技创新,中国的场馆展示一定要有创意。国际展览局有句著名的口号叫做“一切始于世博会”,因为世博会历来是各国展示最新发明、最新科技成果的盛会,它的每一次举办,都在科技、文化艺术、建筑和生活方式等各方面,引领了时代的发展。例如,在1851年第一届英国伦敦世博会上,留下了建筑史上有名的水晶宫,初次展示了蒸汽机和电报。我相信,在上海世博会上各国的展览一定会很精彩。前一段,我接待了几个北欧国家芬兰、瑞典、丹麦、挪威的大使,他们向我介绍了各自在世博会上准备展示的内容。我听了以后,觉得他们很多想法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比如瑞典是个900万人口的小国家,但经济很发达,科技水平很高,很多产品是世界一流的,比如沃尔沃汽车、萨博汽车、爱立信手机、宜家家居,还有SKF轴承,具有世界垄断地位,像美国的航天飞机、俄罗斯的空间站,中国的航天飞船都用这种轴承。瑞典大使说,瑞典最大的成功之处是教育,92%的人接受过高等教育,而且他们的教育是创新型的教育,从幼儿园开始,就组织辩论,小朋友向老师提不同的意见,不是像中国小朋友那样,手放在后面,老老实实坐着,老师说一句,重复背一句。因此,瑞典准备在世博会上搞远程教育的演示,让瑞典的小朋友和中国的小朋友互动,这种设想就非常有创意。我担心别的国家展馆的面积很小,但是很新鲜,很有创意,大家愿意去看。中国的展馆很宏伟、庞大,里面都是大机器、大设备,而缺少创意的启迪、心灵的火花。当然,希望我是杞人忧天,根本不符合事实,我衷心地希望上海世博会会开启中国新的一页、世界新的一页。

版权所有:球探体育比分_足球比分直播-【官网认证】
网站标识码bm50000001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文兴东街1号国谊宾馆(球探体育比分_足球比分直播-【官网认证】)
邮政信箱:北京8068信箱
邮编:100088
电话:8610-59300000
传真:8610-59300001
邮箱:bgt@cae.cn